以生產制造型企業為例,產品的質量代表了企業的口碑,代表了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所以對產品質量的管控就決定了企業的生命力。很多企業將品質管理理解為品質檢驗,這是錯誤的,從精益生產的角度來說,好品質是制造出來的,不是質檢出來。單純在事后對產品進行品質把關,而忽略了在事前做好物料、生產把控,那我們應該怎樣合理的進行質量管控?
1、 嚴格執行工藝標準。
任何企業的產品都有一套產品工藝生產標準,操作工應該嚴格的執行產品的生產過程,不可忽略任何一個細小的環節,去報工藝質量,禁止違規違章操作。產品在制作過程中,車間管理責任人應該盡可能將影響產品品質的因素都控制在穩定的狀態。
2、 全面質量管理。
質量管控本質應該是以預防為主,技術檢驗也是質量管理環節中重要的組成部門。根據行業標準以及企業工藝要求,對物料、輔料、零部件、外購件、在制品、產成品和整個產品制作流程,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確保劣質原料不投產、劣質零部件不運轉、劣質產品不出廠。品質檢驗的目的是為了尋找問題,分析問題出現的工序,對生產進行優化,加強質量管理。所以,技術手段檢驗產品質量也是品質管控的重要手段,是品質管控環節不可或缺的部分。
3、 掌握質量動態。
為了全面落實質量管控的方針,為了落實產品制造過程中質量管理的預防作用,管理者需要利用各種管理工具來全面、準確、及時的把握生產制造過程中所有環節的質量現狀和流轉動態。務必利用管理軟件建立健全所有生產流程中各渠道質量信息源的原始數據記錄工作,確保在發生各類問題的用時能夠抽取對應的數據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并制定對應的解決方案,達到高效質量管控的目的。
4、 加強不合格產品的管理。
質量管控中不能忽略對不合格產品的管控,不合格產品的管理也是企業品質管理體系中的一個因素。通過對不合格產品的管理可以有效的分析出問題的所在,倒推出問題出現的生產環節,對癥下藥,讓整個制造過程恢復受控的狀態。所以建立三個“必須”原則,即必須找到責任和原因、必須找到防患措施、必須找到當事人。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