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制造業大國,產品種類豐富,價格低廉,受到全世界各國人民的青睞。價格低的同時也就決定了成本低,生產流程的簡化就導致了產品存在許多的質量問題,存在問題并不要緊,要緊的是這些企業都缺乏科學、嚴格、規范化的管理方式。
那我們該如何加強企業的各方面管理來提升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呢?
1、 循序漸進。
對于管理混亂、效益低下的企業先不要徹底的進行大改革和大動作,因為一旦改變原有的生產模式和員工習慣,企業和員工短時間適應不過來,不但沒有得到想要的效果,反而極有可能導致效率更低或者生產線直接停擺,所以在初期應該先將企業的問題剖析出來,尋找不影響正常生產的秩序的情況下,一邊實驗一邊觀測,循序漸進,螺旋上升。
2、 生產與質量的平衡。
要從公司架構改變,讓質量部門可以獨立出來成為一個部門,并且和生產部門作為一個等級的存在,平衡生產部門和質量部門的關系,避免生產與質量之間的腐敗。由最高管理層統一管理,建立ERP質量管理系統,從根本上改變了質量管理的處境,才能有效的進行質量的管理。
3、 建立管理體系。
不是成立了質量部門,平衡了關系就可以實現品質的管理。還需要建立相應的質量管理體系,體系的存在就像法律的存在,通過從供應商、檢驗IQC、過程檢IPQC、入庫檢驗FQC、出貨檢驗OQC生產全鏈條、進行全節點管控,設立管理體系工程師,切實執行好質量管理體系的標準。
4、 工程立法。
其實大多數產品質量都是可以設計出來的,質量控制計劃、設定工藝參數和BOM標準、編制SOP、先立法等模塊在產品研發階段就可以預設。只要有了工程立法,產品的品質就需要根據制程控制計劃建立相應的檢驗規范,建立允收標準、質量標準、定義抽樣數和質量接受限制,質量檢驗人員根據這些檢驗做好記錄,發現異常及時反饋給對應部門并解決。
想要解決生產管理混亂、產品品質不穩定、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都不來核心要素ERP系統,不僅要在企業內建立完善的質量部門和質量管理體系,還需要將制定的體系與先進的ERP系統相結合,才能夠最大化解決企業管理問題。
微信公眾號